李玙没有被立为太子之前,李俶在李隆基百余位皇孙中并不出众。李玙当了太子,他便成了嫡长孙,从此进入圣人视野,李隆基经常把他召入宫中,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由于“仁孝温恭,动必由礼”,也就是听话很乖,不是野孩子,所以李隆基非常喜欢他。李隆基老了,不喜欢小孩蹦蹦跳跳,太闹腾不行。
李玙被立为太子后,更名李亨,亨意为通达。但是李亨并不通达。唐朝历代太子都有篡位的传统,李隆基鉴于往事,对太子严防死守。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任相,他们揣摩上意,对李亨处处使绊子,设陷阱,搞得李亨离了两次婚,身心蒙受巨大创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李俶目睹父亲悲惨遭遇,仇恨的种子在心中萌发。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翌年五月。潼关失守,李隆基带领诸王诸杨仓皇西遁。护送禁军共有三千余人,精锐部队飞龙禁军约两千人由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李亨三子)统领,“典亲兵扈从”。李俶“沉沉有大志,喜怒不形于色”,李倓“英毅有才略,善骑射”,此时李俶30岁,李倓27岁,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
李隆基一行来到马嵬驿,禁军们好几天没吃饭,怨声载道,甚至直接人身攻击李隆基,禁军统领陈玄礼生怕激起兵变,便跟高力士商议后,去找太子李亨的亲信太监李辅国,让李辅国转告李亨,准备弄死杨国忠,转嫁禁军们怨气。但是李亨被李隆基这么多年整怕了,不敢轻举妄动,正在迟疑,李俶和李倓兄弟抓住了机会,明白如果不能当机立断,且不说禁军人心不可用,即使勉强护送他们到了西蜀,西蜀是杨国忠的地盘,他们也没有好下场。
于是兄弟二人和陈玄礼秘密接头,李倓派麾下死士张小敬率先发难,射死杨国忠,逼死杨贵妃。诸杨被灭,下一步该怎么走就成了问题。毕竟太子李亨是马嵬驿之变的幕后支持者,如果到了西蜀,李隆基秋后算账,李亨父子还是死路一条。于是李俶暗中指使亲信安排附近百姓拦住李亨不让走,李倓跟李亨说,如果咱们入蜀,大唐就完了。自古以来,入蜀容易出蜀难。您应该广募豪桀,找到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河山。李亨问李俶的意见,李俶也赞同三弟。于是李亨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来到甘肃灵武,重振河山。
李倓英勇善战,一天战斗数十次,血染铁衣,深得军心。李亨称帝后,想让李倓当天下兵马元帅,但是李辅国却提议,让李俶担任此职。李亨说,李俶都已经是太子了,还当啥元帅啊。李辅国说,太子出外抚军,在家监国,元帅就是抚军,所以太子当元帅最合适。李亨听了,让李俶统领天下兵马,让李倓当禁军统领。
这是标准的唐初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的翻版,李辅国就是魏征。李世民英勇善战,立功无数,魏征劝李建成亲自掌兵,以免被李世民夺了太子之位。但是李世民羽翼已成,势大难制,最终酿出玄武门之变。殷鉴不远,李辅国给李亨提出了正确建议,以免二子再次发生建成世民的惨剧。
不久,张皇后和李辅国跟李亨说,李倓怨恨自己不能统领兵权,终日郁郁,想造反。李亨遂将李倓赐死。第二年,李亨跟李泌说起李倓,脸有戚容,李倓的确有功,只是被小人蛊惑,想害死他哥,我为了大唐社稷,只好割爱。李泌说,兄弟俩感情好着呢。现在李俶说起弟弟,犹且痛哭不已。你被人忽悠了。李亨听了,泪如雨下,事已至此,徒叹奈何。
李俶不久改名李豫,即位后追谥李倓为承天皇帝。李泌说,当年李隆基就追谥大哥李成器为让皇帝,这事办得好。出殡时李倓的灵柩出不了城门,众人束手无策。李豫跟李泌说,李倓这是心中有恨,你亲自跑一趟,说说他的功劳。李泌亲自写了两篇挽词,命挽士唱,灵柩方才启动,观者皆为垂泣。
吕思勉说,李豫为啥要追谥李倓为承天皇帝?毫无疑问心中有愧。当年李倓就是他跟李辅国一起合谋害死的。如果跟他没关系,李豫完全犯不着来这一出,他又不欠李倓什么。所以此举是在为自己赎罪。
李亨驾崩前夕,张皇后跟李豫说,李辅国是个大奸臣,逼死太上皇,罪大恶极,现在想跟程元振造反,咱俩应该联手干掉他。李豫哭着说,我爹病危,二人都是我爹勋旧之臣,如果杀了,我怕吓死我爹,这事不能干。张皇后说,你先回去,好好想想。李豫回去,如此绝密之事不知怎么便被程元振知道了,程元振密告李辅国,二人将张皇后之党一网打尽,当夜李亨驾崩,李豫即位。
张皇后此举便叫“与虎谋皮”。李辅国和程元振都是李豫得力助手,她却想让李豫干掉这两人,也不知怎么想的。再说了即使二人图谋不轨,也不过是太监,好收拾。如果张皇后日后得势,保不齐便是下一个武则天。李唐家族被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等几个女人害惨了,绝对不会允许女人再次得势。于情于理,李豫都不会跟她合作。
李豫当了皇帝,李辅国飞扬跋扈,跟李豫说,"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你好好当你的傀儡,不要瞎捣乱。李豫心中一万匹羊驼飘过,表面却说,太好了,你就是我的尚父。当年周武王便叫姜子牙尚父。事无大小皆咨之,群臣出入皆先诣尚父,辅国晏然处之。
很快,李豫便解除了李辅国兵权,让程元振取而代之,封李辅国博陆王。李辅国怕了,入宫道歉,愤咽而言曰:"老奴事郎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李豫心说,死太监赶紧死去吧,嘴上却说,尚父劳苦功高,我只是不想让你太累。
三个月后,一个盗贼深夜进入李辅国府邸,割掉李辅国首级和一条胳膊,跑了。李豫一面让有司捕盗,一面让人刻了个木头脑袋,把李辅国埋了。据说这事是李豫授意鱼朝恩和元载干的。
其后李豫以同样手段陆续收拾了大太监程元振和鱼朝恩以及权臣元载,将李隆基晚年丢掉的君权收归己有。
郭子仪权倾朝野,儿子郭暧娶了李豫女儿升平公主,小两口有一天吵架,郭暧说,你无非依仗你老爸是皇帝,所以压我一头。告诉你,我爸还看不起当皇帝呢,说完甩了公主一巴掌。公主怒了,哭着入宫向李豫告状,李豫沉默良久,说,郭暧说得对。如果郭子仪想当皇帝,就没咱家什么事了。你赶紧回去,跟郭暧好好过,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郭子仪闻知此事,大惊,赶紧将郭暧关起来,入宫请罪。李豫说,小两口吵架,看把你还当回事。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没事啊,回去吧。郭子仪回家,差点把郭暧打死。没过多久,郭子仪祖坟便让人掘了,李豫亲自慰问郭子仪,郭子仪说,这都是我不积德,连累祖宗。我统兵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掘了多少人祖坟,现在我的祖坟被掘,都是报应。
没有证据证明此事跟李豫有关系,就如没有证据证明李倓张皇后李辅国等人之死跟李豫有关系一样,但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李豫临终,想起死不瞑目的弟弟,看着被掘祖坟的郭子仪,心中愧疚有加。这就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