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在1782年就将白头海雕定为国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拥有国鸟的国家。到了1960年,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呼吁各国选出自己的国鸟,目前已经有超过120个国家做出了选择,但中国一直没有确定。
想要成为国鸟,一般需要满足几个要求。首先,它必须是广为人知的鸟类,名声不响亮的鸟显然不适合担此重任。其次,国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毕竟国鸟代表了国家的精神。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感,能够令人一眼喜欢。
在这些条件中,红腹锦鸡无疑在外形上非常出色。它那色彩斑斓的羽毛、飘逸的尾羽,仿佛是一只现实中的“凤凰”。不过,红腹锦鸡虽然美丽,却主要生活在地面上,飞行能力较差,鲜少能看到它在天空翱翔的壮丽景象。
然而,红腹锦鸡在文化方面的含义却很适合作为国鸟。中国地图的形状与公鸡相似,这与红腹锦鸡形象契合。此外,红腹锦鸡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从古至今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例如,在明清时期,官员的朝服上绣有“补子”,二品文官的补子上就绣的是锦鸡的图案。
红腹锦鸡的历史渊源更是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天子衣服上的“十二章纹”中就有红腹锦鸡的形象,并且这一图案常常只出现在皇亲国戚的服饰上。除此之外,锦鸡的羽毛大多为金色,而红色的羽毛也符合中国人崇尚红色、象征吉祥的传统。
然而,红腹锦鸡并不像丹顶鹤那样广泛为人知,且因为它是留鸟,活动范围较为局限,逐渐导致其知名度在国内逐渐低于丹顶鹤。
2004年,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20多个机构共同举办了网络投票,选出中国的国鸟。候选鸟类包括丹顶鹤、喜鹊、天鹅、相思鸟、朱鹮等,最终,丹顶鹤以超过三百万人次的支持,获得了第一的位置。尽管它的数量如今仅剩下3000多只,但它的文化地位和在中国的知名度无可匹敌。
丹顶鹤是典型的候鸟,迁徙路线遍布东亚地区。在民间,丹顶鹤常常象征吉祥、长寿与忠贞。它们的寿命可达50至60年,常与松树一起象征长寿。早在殷商时期的墓葬中,就有丹顶鹤的图案,而在汉代,道教兴起后,丹顶鹤也成为了神仙的坐骑,成为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丹顶鹤未能成为国鸟,原因在于它的学名与日本密切相关。尽管在198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修改丹顶鹤的英文名,已去除与日本的联系,但其拉丁学名依然保留了与日本的渊源。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朱鹮身上。朱鹮曾在整个东亚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西方早期学者在日本首次发现该物种,朱鹮的学名就定为了“Nipponia Nippon”,即“日本鹮”,因此即便它在中国也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地位,仍未能成为国鸟。
2008年,经过公众的自发投票,麻雀成功当选为国鸟。麻雀作为一种普遍而知名的鸟类,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它们分布广泛、适应力强,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区找到它们的身影。
尽管麻雀不像丹顶鹤或红腹锦鸡那样在外观上出类拔萃,但它们的团结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无疑体现了中国人勇敢、乐观的民族特质。麻雀曾被视为“四害”之一,尽管经历了惨重的种群损失,但它们通过自我恢复,依然活跃在全球各地。
此外,绿孔雀也常常被提到作为国鸟候选。它们属于雉科,体型最大,并且具备飞行能力。与蓝孔雀不同,绿孔雀是中国原产的物种,其羽毛色泽更为华丽,且在佛教中被赋予吉祥、神圣的象征意义。尽管绿孔雀的外表十分夺目,但由于数量稀少,常被误认为是印度孔雀的变种,因此它目前还不适合作为国鸟。
这些种种不同的候选鸟类,反映了中国丰富的鸟类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最终谁能成为国鸟,它都将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你觉得,哪种鸟最能代表中国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