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或遊戲里 手雷有的是落地就炸有的是還有時間扔回去 這是不是跟手雷的規格不同 有關 還是跟編劇不同有關
大多數殺傷手榴彈都是延期引信,但是也有少數型號是碰炸引信
先看這個67式木柄手榴彈的拉火引信
這是國產67式木柄手榴彈的剖面圖
手榴彈的彈體部分是鑄鐵,內裝TNT炸藥,炸藥需要雷管引爆。手榴彈的木柄是中空的,端部有保護蓋。使用時,擰開保護蓋、戳破保護蓋下面的保險紙,把拉環套在手指上,將手榴彈用力投出。
拉環拴著拉火繩,拉火繩的另一端拴著圖中的「鉛管」也叫拉發火管。它的結構大致如下:
左邊的圓環,連接著拉火繩,當手榴彈投出瞬間,拉火繩被往外拉,拽動圖中的零件3,一根拉毛的銅絲。這根銅絲被拉出的時候和發火藥(2)摩擦,點燃發火藥產生火焰,引燃導火索(4)。經過幾秒鐘的延期時間,導火索點燃拉火管另一端的雷管,雷管引爆炸藥,手榴彈爆炸。
無柄手榴彈絕大多數使用翻版擊針引信
這是美國MKII殺傷手榴彈的示意圖。使用時握住握片,拔掉保險銷後投出。手榴彈離手後擊針在彈簧作用下迴轉,把握片甩掉,迴轉的擊針打擊火帽點燃延期葯,數秒鐘後手榴彈爆炸。
蘇聯F1防禦手榴彈印信是這樣的
平時擊針尾部被握片頭部的Y型叉口卡住,擊針簧被壓縮。擊針側面又被一根保險銷固定。
使用時握住握片,拔掉保險銷投出,此時擊針因為沒有保險銷固定,在彈簧力量下往下彈,甩掉握片,擊針頭部擊打火帽點燃延期葯管。有一種說法說F1手榴彈的延期時間是可調的,能在0-10秒能調節,這種說法不正確。F1防禦手榴彈、FG42進攻手榴彈和戰後的RDG-5進攻手榴彈都使用這種通用發火件,延期時間固定,上面也沒有任何可以調整延期時間的裝置。
今天來更新,說下碰炸手榴彈
延期手榴彈對垂直目標、上坡、運動目標投擲很可能彈回來滾回來,有局限性,於是就有了碰炸引信手榴彈。和炮彈、航空炸彈、火箭彈不同,普通的炮彈、火箭彈、導彈、航空炸彈要麼是旋轉穩定,要麼是尾翼穩定,所以彈著時的姿態是相對穩定的,都是頭部先撞擊,引爆引信只需要考慮徑向的力。但是手榴彈這樣的彈藥是人力投擲的,彈體在飛行中是任意滾動的,落地的姿態也是不可控的,所以碰炸手榴彈需要使用萬向碰炸引信。
這是英國在二戰中使用的一種殺傷手榴彈,彈體是塑料做的,沒有金屬破片,屬於進攻手榴彈。它就使用了一個萬向碰炸引信:
這個引信外面有一個塑料的保護帽,使用前擰掉,然後投出手榴彈。出手後手榴彈引信上繞著的一條布帶就被甩出去,把保險銷也帶走了,此時引信保險就解脫了。萬向碰炸結構的核心就是那個金屬重球,這個金屬重球是裝在錐形空間里的,四周都是斜面。如果手榴彈直著落地,重球就直接擠壓下面的擊針擊發火帽;如果手榴彈是斜著歪著滾動著落地的,落地時重球向旁邊運動,因為旁邊都是斜面,一樣會把擊針朝下擠擊發火帽。
下面介紹一種比較先進的碰炸手榴彈,蘇聯RGO/RGN手榴彈
RGO(左)防禦手榴彈和RGN(右)進攻手榴彈,外觀上兩者的區別在於RGN進攻手榴彈外表光滑,而RGO防禦手榴彈彈體下半球有小方格預製破片刻槽。未裝引信時,手榴彈上的引信裝配孔用尼龍旋蓋密封。
這是蘇聯在70年代研製的一種手榴彈,分進攻型和防禦型兩種。這種手榴彈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了一種碰炸-延期兩用引信。正常使用時為碰炸功能,當碰炸機構故障瞎火時,又能自動轉為延期功能,在出手3.3-4.3秒後自毀,安全冗餘度很高。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功能如此完善的引信使用的是純機械結構,所有功能都靠傳統的火帽、延期葯、彈簧、擊針、雷管來實現,沒有使用任何電子機構。
UDZ引信內部結構圖:1重球 2翻板擊針 3運輸保險銷 4保險握片 5發火火帽 6保險銷火藥柱 7保險銷 8延期葯管 9火帽 10火帽座 11雷管 12錐形擊針座
引信主體材質為聚乙烯塑料,外觀為白色,內部主要由發火裝置、隔火裝置、萬向碰炸裝置、延期自毀裝置和起爆裝置五大系統組成。發火裝置是一個傳統的翻板擊針機構,所不同的是發火火帽不在引信頂端,而是在側面,翻板擊針在解脫後不是向上翻而是向下翻。在平時,擊針被保險握片壓在上方位置,保險握片又被運輸保險銷固定。隔火裝置由兩個帶火藥柱的保險銷、保險簧、火帽座和火帽座簧組成。在平時,兩個保險銷被火藥柱向內頂出,把火帽座卡在引信一側,火帽座上的火帽和萬向碰炸裝置的擊針錯開,起到隔火作用。只有當兩個保險銷後的火藥柱燒完,保險銷才會被彈簧向外推,放開火帽座使火帽座彈回,萬向碰炸裝置的擊針才能對正火帽。萬向碰炸裝置的核心是一個重球和一個錐形的擊針座,可以讓手榴彈在任意角度落地時都能引爆。延期自毀裝置是一個延期葯管,和隔火裝置的兩個保險銷並列,在出手的時候一起點燃,如果碰炸裝置失靈,它能在燃燒完畢後點燃火帽座上的火帽引爆手榴彈。起爆裝置當然就是火帽座下的雷管,當火帽被萬向碰炸裝置的擊針戳燃或者被延期自毀裝置的延期葯管點燃後,產生的火焰能夠引爆雷管,繼而引爆手榴彈。
引信動作過程:拔出運輸保險銷用力投出手榴彈,翻板擊針開始向下轉動,將保險握片往外彈(左上);保險握片飛出,翻板擊針向下打擊引信側面的發火火帽(左中);發火火帽點燃後,並列的兩個保險銷後面的火藥柱以及延期葯管的火藥柱開始燃燒(左下);兩個保險銷的火藥柱燒盡後,在保險銷簧作用下,兩個保險銷向外推出,鬆開火帽座,火帽座在一個扭簧的作用下彈回引信中央,火帽與萬向碰炸裝置的擊針對正(右下);落地時,在擊針座錐面和引信室頂部弧面作用下,重球推壓擊針座,擊針戳刺火帽引爆雷管。
當投擲者握住手榴彈,拔掉運輸保險銷將手榴彈用力投出後,在出手的瞬間保險握片被彈出,翻板擊針向下翻,打擊引信側面的發火火帽。發火火帽點燃後,同時點燃隔火裝置兩個保險銷後面的火藥柱,以及延期自毀裝置的延期葯管。隔火裝置的兩個保險銷原本因為火藥柱佔據了後退的空間,是向內頂的,把火帽座檔在引信一側。隨著火藥柱燒盡讓出空間,兩個保險銷被保險銷簧向外推出,鬆開火帽座,火帽座便在彈簧作用下彈回引信中間,火帽與萬向碰炸裝置的擊針對正,手榴彈進入待髮狀態。
當手榴彈垂直落地時,在慣性作用下萬向碰炸裝置中的重球向下推擠錐形的擊針座,刺戳火帽座上的火帽發火,點燃雷管引爆手榴彈。當手榴彈傾斜落地時,重球與錐形擊針座的圓錐面、以及引信室頂部的弧形面配合產生縱向分力,仍能推擠錐形擊針座向下刺戳火帽引爆手榴彈。如果碰炸機構因為故障沒有起作用,那麼出手瞬間隨兩個保險銷火藥柱一起點燃的延期葯管在3.3-4.3秒後,仍能夠點燃火帽引爆手榴彈。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彩雲的機械整備間
微信公眾號以圖文科普為主,你的關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補充一個回答,手榴彈也有使用碰炸引信的
tg軍隊早期曾使用這種手榴彈,叫做麻尾手榴彈,彈體頭部有碰炸引信,後部繫上麻繩或者布條,這樣投出後後部風阻大,保證頭部先著地
但是這樣的手榴彈落在水面,軟土,稻草堆等軟面時,容易啞彈,所以被淘汰的很快
目前大部分手榴彈都是延時引信 觸發引信的手榴彈很少,因為手榴彈上的觸發引信可靠性差,結構複雜
手榴彈的話肯定是時間呀。
在遊戲里,經常扔手榴彈都是撞牆反彈的啊,如果撞擊爆炸的話,那就直接把自己炸了。。。
而且現在很多遊戲都有一個功能——扔手榴彈的按鈕按久一點,你就握久一點,扔出去的話爆炸時間就會不同,當然握太久就會直接在手上爆炸= =
電影也是,經常都是看到手榴彈扔過來了,然後大喊一聲「grenade」大家跑開,如果是撞擊爆炸的話哪有這個時間給主角喊啊,主角直接就掛了=。=
火箭筒榴彈炮那種才會是撞擊爆炸的~
有答主提到了麻尾手榴彈,其實這種手榴彈也是從日本仿製來的,因為結構簡單為中國各大兵工廠仿製。
還有,題主知道彩虹六號圍肛的衝擊手榴彈么(滑稽)這個是100%碰炸,玩家俗稱摔炮……
舉個例子吧。我軍現役的82-2手雷分彈體、保險握片、點火裝置等幾大部分組成的。扔的時候手得一直壓著保險握片,拉出拉環只要你不鬆手跑個五公里它也炸不了,只要你一鬆手大概是二到四秒就會爆炸。
延時引信長短不一樣而已
推薦閱讀: